业绩报告
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“业绩报告”相关内容,让您快速了解“业绩报告”最新资讯信息。关于“业绩报告”更多信息,可关注碳索储能网。

业绩报告

今年以来,各大储能企业扎堆发布更大容量、更高能量密度、更长寿命的储能新品。市场主流的电芯容量已从去年280Ah迈向300Ah+,甚至向更大容量迭代。同样是20尺集装箱,储能系统容量从5MWh升级到5.5MWh、6.9MWh,以求更好性能,更少占地面积、更低成本。
储能产品 储能系统 储能电芯 
由于电池成本不断下降和政府政策的刺激,我国储能电池的新增装机量已经从2017年的0.3GWh增长到了2021年的5.8GWh,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9.7%。在国家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战略的推动下,储能电池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改革和新能源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为42GWh,全年增长态势保持不变。预计2023年工商业储能将加速爆发,海外市场也将进一步打开。

截止目前,已经有不少锂电企业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。值得一提的是,受上游材料价格变动以及市场激烈竞争影响,很多企业的储能业务,如储能电芯、储能系统等表现不尽人意,更有甚者由于储能电芯业务下滑,导致其整体业绩受挫,保持多年的盈利纪录也被打破。
储能业务 储能电芯 储能系统 
韩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商LG新能源正在加大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布局力度。
日前,龙蟠科技旗下子公司常州锂源与LG新能源签署《长期供货协议》,约定自2024年至2028年期间,常州锂源将向LG新能源合计销售1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。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估算,协议总金额超70亿元。
磷酸铁锂电池 储能电池 LG新能源 
3月26日晚间,瑞浦兰钧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,该集团去年实现收入137.49亿元人民币,同比减少6.1%;净亏损19.43亿元人民币,同比大减超过300%。2023年,瑞浦兰钧共销售19.48GWh锂电池产品,较上一年增长17.3%。
瑞浦兰钧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
近日,派能科技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。
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-6亿元,同比下降52.86%-60.71%,与上年同期相比,减少约6.7 亿元-7.7 亿元。
海外户储 派能科技 业绩报告 
2024年2月5日,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(ACCC)发布文件,建议强制召回存在安全风险的LG储能电池。  ACCC文件还指出,截至2023年9月,LG在全球报告了73起电池热失控事件,
LG 储能电池 LFP 储能系统 
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,不少储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然而,市场竞争激烈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,即便是位列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第三的中创新航(03931.HK)也未能幸免,其净利润大跌57%,再次折射出储能企业当前面临的业绩挑战。
储能企业 电池市场 新能源 
宝光股份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,同时储能业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公司不仅成功交付了陕西省最大用户侧光储一体化项目,还在储能调频项目和大容量储能系统控制方面刷新纪录。

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中国势必成为最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。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预测,考虑到未来退役电池量指数级的增长,到2030年,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。在潜力无限的蓝海市场面前,电池回收领域参与者越来越多,主导企业可分为两类:第三方的资源回收企业,以及整车、材料、电池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。
动力电池 电池回收 新能源汽车 
日前,宁德时代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,前三季度,宁德时代实现营收2103.4亿元,同比增长186.72%;净利润175.92亿元,同比增长126.95%;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73.69亿元,同比大增232.47%;实现净利润94.24亿

4月30日,赣锋锂业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.58亿元,同比下降46.41%,实现归母净利润-4.39亿元,同比由盈转亏。

亿纬锂能近日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,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强劲。储能电池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,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业务也稳步增长。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,动力电池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排名领先,消费电池产销量突破新高。

天合光能近日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度报告显示,公司实现营收429.68亿元,归母净利润达5.26亿元,连续两季度盈利。光伏组件出货量达34GW,储能业务出货激增近300%至1.7GWh,支架业务出货3.2GW,分布式系统业务同样强劲。天合储能凭借领先的光储解决方案,在全球市场赢得广泛认可,连续三个季度位列BNEF Tier1一级储能厂商。

龙源电力集团公布其2024年中期业绩,报告期内控股装机容量突破37,880兆瓦,其中风电和光伏占比显著提升。公司实现营收188.83亿元,净利润38.27亿元,同比增长显著。同时,龙源电力积极推进共享储能等新兴项目,并成功获取大量新能源开发指标,发电量稳步增长。

近日,朗特智能针对投资者关于其新能源领域探索进展的提问作出回应,透露了公司在该领域的积极进展。公司表示,自去年底开始探索新能源领域以来,今年已专门设立新能源事业部,专注于储能产品的研发与推广。目前,储能产品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,上半年该板块营业收入达到1.4亿元,占公司总营收的15.6%。

万润新能发布2024年半年报,显示上半年营收达29.48亿元,磷酸铁锂销量同比增长24.16%,毛利率转正,亏损大幅收窄。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激增的背景下,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,加速拓展国内外市场。

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阿特斯)近日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。尽管面临全球光伏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业绩下滑,但公司储能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,成为业绩亮点。上半年,公司营收达220亿元,净利润12.4亿元,同比下降明显。然而,储能业务销售激增33倍至2.6吉瓦时,且在手订单储备达66吉瓦时,合同金额高达26亿美元,预示着全年出货量将大幅增长。

今年以来,各大储能企业扎堆发布更大容量、更高能量密度、更长寿命的储能新品。市场主流的电芯容量已从去年280Ah迈向300Ah+,甚至向更大容量迭代。同样是20尺集装箱,储能系统容量从5MWh升级到5.5MWh、6.9MWh,以求更好性能,更少占地面积、更低成本。
储能企业 储能系统 储能项目 
瓦锡兰公司在今年1月底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中称,从2022年到2023年,该公司的储能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%,订单量增长了31%,而该公司董事会正在考虑储能业务部门的未来
储能业务 瓦锡兰公司 电池 储能系统 
11月22日晚间,厦钨新能(688778)公告,公司拟与中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色国贸”)在安徽省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资设立中色正元(安徽)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(暂定名,以下简称“合资公司”,最终以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核准为准),

瑞可达发布2024年半年报,实现营收95810万元,同比增长47.81%,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连接器业务的强劲增长,特别是储能领域的突出贡献。作为连接器行业的佼佼者,瑞可达正加速国际化进程,并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优化产品结构,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连接器解决方案。

中创新航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,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24.69亿元人民币,期内利润同比大增56.6%至4.17亿元。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产品两大核心业务驱动下,公司实现了稳健增长。动力电池装机量在中国第三方市场稳居第二,储能业务出货量也大幅增长,斩获全球最大储能电池订单。

南网储能公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。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,南网储能仍实现了营业收入约29.11亿元,同比增长1.76%。然而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.26亿元,同比下降9.58%,基本每股收益亦下滑至0.2元。

汇川技术发布2024年半年报,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9.98%至161.83亿元,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。公司净利润稳健增长,能源管理业务在“源、网、荷、储”多场景取得突破,特别是在工商业储能和户储市场推出新产品并实现批量销售。

比亚迪近日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,公司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,其中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动力。报告期内,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约3011.27亿元,同比增长15.76%;净利润达136.31亿元,同比增长24.4%。

中国广核集团2024年上半年业绩发布,实现营业收入393.77亿元,净利润71.09亿元,均实现小幅增长。公司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3.03%,领跑行业。尽管业绩向好,公司决定不派发现金红利,专注于未来发展与技术创新,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和“双碳”目标。

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688100)2024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,实现营业收入12.23亿元,同比增长20.76%,净利润同比增长26.52%。电力物联网业务持续发力,通信模块与通信网关成为业绩增长亮点。公司市场表现优异,获得市场高度认可。

这是比亚迪储能经典之作的再度现身和延续。2024年4月11日,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,比亚迪储能重磅推出满足新国标GB/T 36276,且拥有6.432MWh超大容量的全新一代魔方系统M